六是建立资本约束机制。
余额宝即使涨到2万亿,虽对全国的存款成本会有影响,但不一定影响贷款利率。交换经济学使我们认识到,资金交易可以在互联网上直接进行,不需要通过金融中介,这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。
美国有几个年轻人发明了一个网站,通过网络联系,你在下班的时候,路过菜市场买点新鲜蔬菜,送给某个人,而后那个人付钱给你,由此形成一个简单的买菜网络,这种共享经济在旧金山、洛杉矶一带的社区已经非常普遍。它们本身就构成了将来的监管难度,从机构和产品角度,人们很难界定应该如何监管。其实,从抽象理论上他很早就论证过。未来,互联网、移动通信网络、有线电话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将高度融合。银行计算全社会的总风险,也不再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。
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摩擦因素,现实中才出现了金融中介和市场。大数据有助于评估风险(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,其中损失分布可计量),但不能消除奈特式不确定性。通过股市融资,既可以解决融资难问题,又可以降低企业总体的债务率,这是中国政府乐见其成的。
预计未来中国经济增速或降至6%左右的阶段性底部,期间投资增速虽将明显回落,但服务业占比却会进一步提升,先进制造业、IT等行业发展速度也会加快。在稳增长的压力下,就需要大力发展股权融资,满足小微企业、民营企业融资需求,这些企业的成长性恰恰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,因此,股市繁荣是一种倒逼式选择。另外,3月份中国出口出现大幅下滑,同比下跌近15%,中国月度贸易顺差降至13个月内的最低点。此外,中国股市见顶一般都发生在PPI冲高、经济过热的阶段。
中国如何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,不仅要保持货币政策相对宽松,积极的财政政策,同时也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进口商更愿意以人民币支付,而且如果由于人民币的流动性和长期回报可观,卖家愿意以人民币投资,那么某些重要的大宗商品没有理由不以人民币计价。
人民币国际化会带来哪些好处和风险?人民币为什么要国际化,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。中国过去的改革主要来自于反向压力,而不仅是内部需要,因为随着中国更多参与全球事务,必须接受全球的标准和规则。第四,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助于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。因为央行借贷出去要有抵押品,所以很多无风险的债券被抵押在央行。
2001年中国为加入WTO,做了大量的配合和让步,以遵守WTO规则,这在当初被很多国人视为背叛,但实际上中国是加入WTO的主要受益国,贸易和投资都得到大幅增长。随着中国金融机构针对全球化的人民币开发了精细化的清算系统,人民币可以做到与美元和欧元媲美,具有成本低廉和稳健的优势。我们不禁回想起,日元在20世纪90年代挑战美元,却让欧元在上个十年取代它成为第二大储备货币。进入专题: 人民币 国际化 亚投行 一带一路 。
目前全球金融资产总量已将增加到275万亿美元(不含衍生品),约是全球GDP的3.5倍,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近的报告,主要是因为全球杠杆率的增速快于GDP。今天的人民币国际化就像一条蜿蜒的长路。
当前,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孪生兄弟,世界银行和IMF的资产总额合计8000亿美元(约是全球金融资产的3%多点)。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、丝绸之路基金的成立,以及中国央行近期的表态,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速推进。
由于美国和欧盟成员国控制了多边机构的大多数投票权,他们因为财政约束而不愿意增加资本,这些安全网将没有足够资金应对将要发生的金融危机,届时将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解决危机。由于内部结构没有做好承受货币国际化压力和挑战的准备,这两个经济体都陷入危机,这仅仅是巧合吗? 换句话说,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不会像丝绸那样流畅,但是可能比大多数人预期要快,方式更加不同。因此,美国公开反对它们成立,并游说其他国家拒绝加入,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。第二,中国是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和消费品出口国,若以出口商的货币进行支付和结算,则有利于买卖双方管理汇率风险。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,中国GDP占全球13%,贸易额占全球超过10%,但是全球外汇市场的人民币交易额仍然低于澳元或加元,远低于美国(约占全球外汇交易额60%)、欧元(占20%)、英镑和日元。一个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交易额似乎应该与其全球贸易额占比相匹配。
毕竟,美元用了70年时间取代英镑的地位,成为全球主导货币,并且有二战后压倒性的军事力量作支撑。有人认为是中国想要获得这项特权,但事实却是,如果中国不立即加入SDR,IMF和世界银行将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。
这种主权债券的流动性变得更加动荡,因为全球大型银行被要求针对这些资产的市值计提更高的资本。因此,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更多的资本账户自由化,内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,国内银行、保险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力提高,这些不仅是对中国有利,也将对全球金融市场有利。
由于新兴市场债券有更高的实际利率,需求上升,资本流入波动性将加大,同时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,预计在下一个十年,将爆发新一轮的金融市场海啸,即使不是完全崩溃。同时,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膨胀到占据全球金融资产的8%,主要因为发达国家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,以美联储、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为主。
首先,中国去年GDP达到10万亿美元,若不将欧盟看作一个整体,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。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,加上亚投行、金砖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,都是为了满足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,促进贸易,并在新一轮危机到来时改善全球流动性。第三,由于中国已经是最大的商品进口国,如钢铁和煤炭以及原油,更多的商品会以人民币计价,而不必要以美元计价中国过去的改革主要来自于反向压力,而不仅是内部需要,因为随着中国更多参与全球事务,必须接受全球的标准和规则。
因为央行借贷出去要有抵押品,所以很多无风险的债券被抵押在央行。因此,美国公开反对它们成立,并游说其他国家拒绝加入,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。
随着中国金融机构针对全球化的人民币开发了精细化的清算系统,人民币可以做到与美元和欧元媲美,具有成本低廉和稳健的优势。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,加上亚投行、金砖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,都是为了满足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,促进贸易,并在新一轮危机到来时改善全球流动性。
我们不禁回想起,日元在20世纪90年代挑战美元,却让欧元在上个十年取代它成为第二大储备货币。当前,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孪生兄弟,世界银行和IMF的资产总额合计8000亿美元(约是全球金融资产的3%多点)。
由于内部结构没有做好承受货币国际化压力和挑战的准备,这两个经济体都陷入危机,这仅仅是巧合吗? 换句话说,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不会像丝绸那样流畅,但是可能比大多数人预期要快,方式更加不同。同时,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膨胀到占据全球金融资产的8%,主要因为发达国家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,以美联储、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为主。首先,中国去年GDP达到10万亿美元,若不将欧盟看作一个整体,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。一个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交易额似乎应该与其全球贸易额占比相匹配。
今天的人民币国际化就像一条蜿蜒的长路。中国进口商更愿意以人民币支付,而且如果由于人民币的流动性和长期回报可观,卖家愿意以人民币投资,那么某些重要的大宗商品没有理由不以人民币计价。
进入专题: 人民币 国际化 亚投行 一带一路 。目前全球金融资产总量已将增加到275万亿美元(不含衍生品),约是全球GDP的3.5倍,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近的报告,主要是因为全球杠杆率的增速快于GDP。
由于美国和欧盟成员国控制了多边机构的大多数投票权,他们因为财政约束而不愿意增加资本,这些安全网将没有足够资金应对将要发生的金融危机,届时将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解决危机。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、丝绸之路基金的成立,以及中国央行近期的表态,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速推进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